首页 大会新闻 会议日程 演讲嘉宾 组织机构 参会指南 资料下载 合作单位 往届回顾 酒店预订
EN 登录 论坛申请 个人报名 团体报名
大会新闻
CNCC news
CNCC技术论坛丨专家@你,共议新型超算应用机遇和挑战 中国计算机学会 时间: 2019-09-12

本论坛将于CNCC2019第二天10月18日下午,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A108会议室举行,并邀请业内专家共同论道新型超算的应用机遇与挑战,届时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值得期待!

  

 (来源:hpcwire.com)

2019年4月,天文学家发布了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实际上,这张照片早在2017年4月就“拍摄”完成了——8座遍布在全球各地的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的联合观测,收集数据。这些望远镜每天收集到的数据量达2PB(1PB=1000TB),耗时两年,科学家才把“黑洞真容”呈现出来。执行这些庞大计算的,正是超级计算机。


(来源: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com)
超级计算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应用于前沿科研和国防军事,被视为“国之重器”。目前,超算的应用领域已深入到气象观测、石油勘探、电影渲染等。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人机大战”——1997年由IBM开发的“深蓝”,2016年DeepMind开发的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人类大脑,背后也离不开超级计算机强大算力的支持。
近年来,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传统超级计算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超级计算正在从过去主要以科学计算为主,逐渐向新兴领域拓展,走向智能化。其在人像处理、视频分析、语音识别、金融分析、医疗健康、灾害预测、大规模复杂社交网络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lphaGo、AlphaZero和AlphaFold正是超级计算与新技术融合的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5G等技术发展与走向成熟的同时,超级计算机也正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新。目前,我国E级超算系统研发正在稳步推进,深圳也将在2022年部署E级计算机。中国超算正在经历“机器拉动应用需求”到“应用需求推动机器发展”的转变。未来超算的竞争不仅仅是速度,最关键在于应用。
超算如何面向应用,满足应用?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的超级计算机将满足哪些应用的需求?超级计算与新技术融合要克服哪些困难?由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主办、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承办,于10月17-19日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19)特设了“新兴超算应用挑战与机遇”论坛,将围绕超级计算应用领域最热点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创建于2003年的中国计算机大会,是中国计算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技术、产业交融互动的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 历届会议汇聚了图灵奖获得者,ACM、IEEE-CS、IPSJ、KIISE 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和代表,以及国内计算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知名企业技术专家,会议规模超过 7000 人。 
会上,10月18日下午举行的“新兴超算应用挑战与机遇”论坛将由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冯圣中研究员任主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魏彦杰研究员任共同主席。论坛将从超算的视角分析新型超算相关技术、核心算法及主流应用特点,以及新型应用对超算体系结构、软件设计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典型应用实例解读超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关键技术,为超算全面支持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领域应用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论坛主席和嘉宾报告介绍如下

论坛主席:冯圣中,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主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软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沿探索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863重大专项“曙光4000系列超级计算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基于网络的科学计算环境”、中国科学院重大专项“生物信息处理专用机”项目。曾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委科技进步奖多项,获首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微软HPC学者项目学生及教师研究奖第一名。

论坛共同主席:魏彦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CCF 高性能专委委员,生物信息学专委委员,研究领域为计算生物学/高性能计算等。他的主要研究课题是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基因数据分析等。魏彦杰于2004年7月-2007年12月获得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计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到2011年6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已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多篇,包括BMC Bioinformatics, Protein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ICPP, PPoPP等。现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总额2000多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课题(子课题)、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等。

演讲嘉宾:谭光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性能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高性能算法库设计与实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行算法与编程、体系结构和生物大数据。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作为科研骨干参加了国家973和863项目,包括曙光4000/5000/6000(星云)系统的研制。担任了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的编委和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PPoPP、SC、ICS、IPDPS、ICPP等)。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发表了论文六十余篇,包括超级计算领域的国际会议和期刊如SC、PLDI、PPoPP、ICS、SPAA和TPDS等。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010年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9)。

演讲嘉宾:张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陕西省超大规模电磁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

演讲主题:面向E级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并行电磁计算

张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大规模并行电磁计算算法设计及软件研发。2006年出版《电磁场并行计算》,2006 - 2009年,应美国Syracuse University出资邀请,任访问学者、Adjunct Professor,从事大规模并行电磁计算研究,并为Syracuse University EE专业研究生开设《Parallel Computation in Electromagnetics》课程。2008年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高性能并行核外计算方法,高效地求解了单纯矩量法的百万未知量级双精度复数稠密矩阵方程,解决了一批复杂电大系统的高精度电磁计算难题。2009年获美国Syracuse University EECS杰出研究成就奖。近年来在计算电磁学方向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第一作者中、英文各2部)。

张玉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团队开发出了支持国产处理器超级计算机的电磁场分析软件,为国内外30多个研究机构提供了50多批次高精度电磁仿真计算支撑。

演讲嘉宾:詹剑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际开放基准测试委员会(Bench Council)执行主席, IEEE TPDS副主编

演讲主题:AI Bench:  a Comprehensive AI Benchmark Suite for Datacenter, IoT, Edge, and HPC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BenchCouncil 执行委员会主席,IEEE TPDS Associate Editor。主要贡献包括集群和云操作系统、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测试标准(Benchmarks)和实验床(Testbed)。

演讲嘉宾:葛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主题:Supercomputing Powered Virtual Process Engineering

现任SCI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以及国内核心期刊《过程工程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编委,SCI期刊Particuology顾问,中国颗粒学会理事。2008年获周光召基金会首届“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2010年获中国颗粒学会“宝洁青年颗粒学奖”,并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演讲嘉宾:王健宗,平安科技联邦学习技术部总经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后,高级工程师。

演讲主题:“ABCDEFGH” 助力数字经济迈向智能经济

平安科技联邦学习技术部总经理,深圳市金融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开源软件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平安科技副总工程师,资深人工智能总监,平安深度学习平台和AutoML平台总设计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后,深圳市领军人才,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高级会员,YOCSEF深圳副主席,曾任美国莱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研究员,专注于联邦学习和人工智能在金融、保险、投资、医疗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发表深度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国际论文30余篇,以及专利100多项。多届国内知名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联邦学习会议出品人。

中国计算机学会
电话:010-6260 0336
邮箱:cncc@ccf.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6号
联系我们
参会报名:010-6260 0336
论坛、活动:010-6256 2503-22
合作与展位:010-6256 2503-27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计算机学会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辅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6-10)6260033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