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会新闻 会议日程 演讲嘉宾 组织机构 参会指南 资料下载 合作单位 往届回顾 酒店预订
EN 登录 论坛申请 个人报名 团体报名
大会新闻
CNCC news
CNCC技术论坛丨群体感知与群智协同——以“人”为中心的感知与计算 时间: 2019-09-10

本论坛将于 CNCC2019 中国计算机大会第三天(10月19日)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 A203会议室举行,共邀香港理工、北邮、浙大、北航、西工大等单位的专家与您探讨。

  

群体感知与群智协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大规模感知和计算模式,成为当前学术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它通过群体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完成复杂的感知和计算任务,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群体感知与群智协同在感知方式、任务分配、激励机制、质量保障、隐私保护、群智协同机理等方面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研究挑战。

本论坛由CCF普适计算和协同计算两个专委联合举办,特邀请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IT人士就群智感知当前进展及未来发展开展主题报告及Panel研讨,具体的研讨内容包括:群智感知计算理论和方法探索;群智感知的新概念、特质及挑战;群智感知与群智协同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群智感知与群智协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群体智能涌现与演化机理等。


论坛主席

 

於志文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CCF普适计算专委会副主任

郭斌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CCF普适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

孙海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青年科技新星,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常务委员

报告安排

曹建农,香港理工大学

报告一题目:Cooperation of Autonomous Multi-robots via Learning Approaches

报告摘要:In human teams, individual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intuitively how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on the current task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explicit commands. A fundamental research question is whether a similar level of teaming fluency can be created in a MRS.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the challenges and promising solutions via the learning approach for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modeling, inference, and implicit activity coordination by robots in a MRS.

报告人简介:曹建农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大互联网和移动计算实验室主任,以及理大大数据分析中心实验室总监,IEEE Fellow。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无线传感网络、移动与普适计算、大数据分析与计算等多个前沿方向。他合作编写了10多本移动计算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专业书籍,在主流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500多篇论文,担任多个IEEE期刊的编委、多个IEEE期间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组织委员会委员与主席、曾担任IEEE Computer Society分布式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席(2012-2014),于2017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海外杰出贡献奖。

邓中亮,北京邮电大学

报告二题目:面向群智感知的无线网络定位发展趋势

报告摘要:人们80%时间在室内,面向智慧社会的公共安全、应急救援、老幼关爱、物联网、军事国防等对位置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广域室内外位置服务已成为国家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并成为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智慧社会最受关注的热点。无处不在、无人不用、无所不需的位置服务需要不同尺度的位置云提供大规模、高可靠、高精度和低成本的时空信息。而卫星、移动基站、短距离无线以及其他时空信息感知手段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实现广域高精度位置感知和计算成为了世界研究的热点。本报告分析了高精度空间信息发展需求与面临的技术挑战,重点介绍了天地一体的室内外“米级”三维无缝定位关键技术、共频带通信网增强定位理论方法与架构体系、广域室内外位置大数据服务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以及“羲和”计划的进展情况。通过对移动通信、广播、无线网和卫星导航等多尺度位置云融合创新,为我国高精度位置服务提供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建设之路。

报告人简介:邓中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长期致力无线网络定位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羲和计划”无线网络定位的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他创立了广域无线通信网高精度定位以及异构多网多源协同可靠定位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开拓了广域无线网络高精度定位新方向,引领了位置服务规模化应用,为我国无线网络定位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3项(均排1)。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专著3部,授权发明专利超百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与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任奎,浙江大学

报告三题目:按图索“机”: 进展与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数据泄露的频率和规模的迅速增加,网络空间中传统的基于秘钥的认证体系和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认证体系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严重危害了用户的网络空间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验证用户身份的同时验证用户所使用的设备成为了新的趋势。基于此,本报告以相机指纹为切入点,重点介绍我们在基于硬件指纹的智能手机认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并分析相机指纹在独特性,稳定性以及不可克隆性等方面的优势。然后,围绕智能手机认证,着重分析相机指纹面临的安全问题并介绍我们的安全检测机制。

报告人简介:任奎,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特聘专家,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安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IEEE会士,ACM杰出会员。

於志文,西北工业大学

报告四题目:CrowdOS:群智感知系统平台

报告摘要:群智感知是近年来物联网、普适计算领域的研究热点,各种应用层出不穷,但目前缺乏通用的系统级平台,报告将介绍西北工业大学提出并研制的CrowdOS:面向群智感知的泛在系统软件平台,包括系统架构、主要功能、典型应用等。

报告人简介:於志文,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智能感知与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嵌入式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普适计算、人机系统、社会感知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如IEEE TMC、IEEE TKDE、INFOCOM、UbiComp、KDD等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80余篇次。担任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等编委,担任ACM UbiComp、IEEE PerCom、IJCAI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或主席40余次。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首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吴文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五题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的群体智能

报告摘要:基于互联网的群体智能理论和方法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强调通过互联网组织结构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吸引、汇聚和管理大规模参与者,以竞争和合作等多种自主协同方式来共同应对挑战性任务,涌现出来的超越个体智力的智能形态。在互联网环境下,海量的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相互赋能增效,形成人机物融合的“群智空间”。报告将简要介绍群体智能的重大科学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人简介:吴文峻,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阿岗国家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美国NSF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计算社会和行为科学智能分析平台、开放生命科学知识网格和多媒体交互协同环境等等。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家863、国家973等课题,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担任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组副组长,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 组织相关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群体智能、大规模在线教育、分布式计算、海量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等。

李国良,清华大学

报告六题目:大数据群体计算

报告摘要:大数据问题所固有的规模繁杂性、高速增长性、形式多样性、价值密度低等特点为传统计算处理方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的规模繁杂性和高速增长性带来了海量计算分析的需求;另一方面,形式多样性和价值密度低等特点使得大数据计算任务高度依赖复杂认知推理技术。针对大数据计算中海量计算分析和复杂认知推理需求并存的技术挑战,基于人机协作的群体计算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大数据群体计算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其目的是通过整合互联网上大量用户和计算资源来处理现有计算技术难以解决的大数据问题。本报告将介绍大数据群体计算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特别是介绍人机协作的群体计算模型、质量感知的群体计算方法以及资源可控的群体计算机理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报告人简介:李国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软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群智计算。在数据库、数据挖掘、信息检索领域的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6500余次,入选爱思唯尔2014-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青年973、自然基金重点等项目。获得了VLDB Early Career Research Contribution Award(VLDB杰出青年贡献奖,亚洲唯一一位)、IEEE TCDE Early Career Award(IEEE 数据工程领域杰出新人奖,亚洲唯一一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担任VLDB Journal、IEEE TKDE、IEEE Data Engineering Bulletin、ACM Transactions on Data Science、ACM Data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JDIQ)等期刊编委,多次担任SIGMOD、VLDB、KDD、ICDE、WWW、IJCAI、AAAI等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此外,本论坛还邀请以下嘉宾参与Panel环节讨论:

朱燕民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联网、数据挖掘、移动计算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是教育部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60余篇、EI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12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荣获2014年度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荣获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称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江贺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智能软件工程。先后在IEEE系列汇刊(TSE, TKDE, TSMCB, TCYB,TSC), ECJ,中国科学等期刊及ICSE,SANER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2013年获得大连市五一特等奖章。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4年指导博士生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优博)。2016年获得东软-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ACM 杰出论文奖。

陈伟能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演化计算、群体智能及其应用,已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长文30余篇。2017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获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6年获IEEE CIS(计算智能学会)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2012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现任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 TNNLS及Complex and Intelligent Systems副编辑。

卢暾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访问学者。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协同计算专委常务委员,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通讯委员,CCF YOCSEF AC委员,CCF高级会员。长期从事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社会计算,以及群智协同计算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课题。在CSCW、CHI、UbiComp、NIPS、WWW等CCF A类会议上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共同获得CSCW2015最佳论文奖(创会以来至今中国和亚洲唯一)和CSCW2018最佳论文提名奖。担任CCF A类会议CHI2020、CSCW2019和CHI2019等的Associate Chair,全国协同计算学术年会ChineseCSCW2017~2019的PC Co-Chair,多次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s等国际期刊的客座编辑。


中国计算机学会
电话:010-6260 0336
邮箱:cncc@ccf.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6号
联系我们
参会报名:010-6260 0336
论坛、活动:010-6256 2503-22
合作与展位:010-6256 2503-27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计算机学会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辅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6-10)6260033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