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会新闻 会议日程 演讲嘉宾 组织机构 参会指南 资料下载 合作单位 往届回顾 酒店预订
EN 登录 论坛申请 个人报名 团体报名
大会新闻
CNCC news
技术能否成为重建“公益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时间: 2019-10-20

18日,CNCC2019举办“当公益遇上AI,未来的公益会有什么创新?”YOCSEF技术分论坛。前瞻“AI+公益”对科研单位、企业机构、公益组织几大利益共同体的价值与影响,来自学术界、商业界、公益界的多位专家学者现场发起了《技术公益倡议书》

现场嘉宾合影


在近期麦肯锡关于《人工智能未来之路》的报告中,重点关注了AI未来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应用场景,事实上AI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社会问题,然而在这条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更多的研究者也慢慢发现,光有情怀是不够的,这种全新意义上的跨界,需要的不仅仅是针对新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尝试,而且更涉及众多不同学科以及其交叉领域的融合。

那么,技术能否成为重建“公益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联合发问

  

论坛主席 吴国斌

  

论坛联合主席 徐剑军

  

论坛Panel主持 郑妲新

在如今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社会创新逐步发展演变的进程中,科研单位、企业机构、公益组织已经从之前各自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分工,慢慢在“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这个价值衡量点中变得日益殊途同归。作为涉足社会公益领域创新的重要角色之一,科研单位与企业机构如何与政府和公益组织携手,切实发挥自身作用?公益组织如何利用和把握好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各方如何打造多位一体的“AI+公益”合作创新模式去解决社会痛点和问题?

有问必答

浙江大学 卜佳俊

用技术赋能社会弱势群体,是“AI+公益”的最直接表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无障碍,尤其是对盲人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系统开发,一定要在“关键技术、系统平台、标准规范”这三个方向发力并有效结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静远 


我们将AI、大数据相关技术和方法以及数据资源应用在了和传统计算机并不太关注的领域,比如流行病领域、危险品管理领域,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公众安全程度,也算是另一种维度的“AI+公益”。

微软亚洲研究院 马歆 


微软在之前多元化技术公益领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实有时候我们做的也许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也不是要把项目研究成果发布出来,而是让这些技术真的可以帮助到社会机构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此外,社会弱势群体的范畴是否还可以拓展到“老幼伤孕”这些短期有特殊需求的弱势群体?需要企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更有包容性的产品设计。

滴滴出行AI Labs 唐剑

不论从企业还是科研者角度都始终相信,技术革新的意义在于造福更广泛社会群体,与各方协同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各方都缺乏一个有效途径或者协作机制去真正把这件事情做成。滴滴和十多家伙伴共同搭建了“AI for Social Good共创平台”,也一直希望通过科技的能力提升交通出行体验和效率、降低交通安全风险,“驾驶安全智能识别方案”算是一个通过技术赋能社会的多元化尝试。

玛娜数据科技发展基金会 张唯

AI for Good 的主体是人,体现为人的福祉和发展,体现为人性的尊重和回归。AI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带来了复杂社会效应和外溢,科技发展差异通过市场机制的放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分层。未来,技术公益应该以一种更加公平、创新的模式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NGO2.0 谢栋

AI for Good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通过技术从更高层面上提升了整个社会福祉或者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效益。如今科技圈与公益圈之间最大问题是,虽然大家都希望彼此靠近,但是因为互相不熟悉,话语体系不同,所以在“沟通”上缺少直接有效的通道。

关于YOCSEF

CCF YOCSEF现任总部主席 陈健

CCF YOCSEF是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我们的口号是创造机会,使命是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我们可以把学界、企业界、公益界联结在一起,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就一定能够有基础推动大家共同往前走,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共同为社会做出各自的贡献。

现场成果

论坛现场发起《技术公益倡议书》

“看起来距离新科技最遥远的地方,新科技的应用场景反而更多。新技术的成功并不难,难的是这种新技术能够带动更多的组织变革、生产变革甚至生态变革,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何帆《变量》

也许,技术真的可以成为重建“公益生态系统”的第一步……


  《技术公益倡议书》全文:

《打通技术公益的“情、术、理、道”》

今天,

科技工作者们应该尊重且相信: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创造商业利润,同样也可以用另一种创新的方式造福社会,并且引导这个你我共生的社会不断向善,不停向好。

借此机会,我们也不妨一同思考一下:

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利益?它包括了每个人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涵盖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基于情;

技术如何带动公益?让公益更科学,更高效,更切实地解决弱势群体的需求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基于术;

技术如何正确的赋能社会?社会真实需要什么,技术如何合理赋予——基于理;

以及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此刻可以着手做什么,去更好地推动技术连接公益的跨界融合——基于道。

在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1.推动技术服务公益。

尊重国家政策,不违背社会伦理、公平道德,让技术向善,坚定服务人类的使命。

研究和尝试新的理论和方法,融合不同学科以及其交叉领域,寻找更多技术服务社会公益领域的可能性。

2.让公益引路技术。

思考和解决公益给技术带来的新命题。让公益成为技术触摸世界、服务世界的引路灯。

紧贴时代,洞察不同社会发展环境下的真实公益需求,努力让技术呼应需求,落地需求。

3.促进技术与公益共生长,彼此成就。

用技术创新带动公益创新,让公益创新推动技术不断完善和前行。

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引导技术和公益的良性互动,培育科技和人文的跨界新生态。


2019年10月18日于苏州金鸡湖畔


中国计算机学会
电话:010-6260 0336
邮箱:cncc@ccf.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6号
联系我们
参会报名:010-6260 0336
论坛、活动:010-6256 2503-22
合作与展位:010-6256 2503-27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计算机学会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辅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86-10)6260033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78号